张成文 Marcus Teng

PropNex是新加坡最大型上市房地产企业,成立已20年。2018年,PropNex进军马来西亚,就是由Marcus Teng成功拿下代理品牌。

他积极建立团队,在不到两年时间,营收从450万飙升至2100万,经纪人数从仅67人增加到500人,业务遍及我国各大城市,于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崭露骄人实力。

Marcus Teng本身并没有强大资源,他是白手起家类型,2000年起就在房地产界打拼至今,累积的不只是收入和经验,还有经营企业的智慧。

在接受访问时,他说,“对行业的使命感,会让人走得更长远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坚持到今天。当初做房地产代理也许只是为了赚更多钱。但是自从组织公司成为领袖,如果只是为了利益,肯定走得不长远。”

“有使命感才有核心价值,带领旗下的人一致往目标前进,成为市场的领先者,这不是为了炫耀,而是制造更大的经济规模,让一批批人员接力使力,让旗下更多人受益。”

身为老板的责任,要顾及的确实不只是利润,而是企业内所有人员的前途。就像当初Marcus Teng加入房地产成为代理,就是为了以佣金制度获得较好的生活保障。

回想20年前入行过程。他感慨认为,最坏的时机,也许真的就是最好的时机。“1998年从澳洲墨尔本大学毕业回国,不巧遇上经济风暴,原本,念金融系的我一心要进入银行机构干一番事业,没想到银行却经历裁员潮。去银行应征成功被录取,派给我的工作竟是销售信用卡!“

“底薪是1500令吉,每销出一张信用卡可以抽佣50令吉,而且每个月的目标业绩是100张卡。”

遇上裁员潮 甘愿当保险员

那时他有年轻人的心高气傲,这样的条件令他不以为然,“我想,与其让公司设定标准,倒不如我为自己设定目标,做得到的话,或能赚得更多。“

况且,裁员潮让他领会到,原来在金融机构工作了十多年的前辈都无可避免被裁掉,打工似乎已不是理想事业。在迷茫的时候,他看到保险公司聘人,于是决定去做保险代理员,谋求出路。他笑说,“持着自己是高材生,从来没想过要做保险销售员,但是为了谋生,别无他法。“

令他看中的是保险机构的成熟机制。“保险公司是很有规模的组织,层层的架构,良好系统,适当的培训,应该可以学到不少事务。“

乘法力量 创新高度

这是很大胆的一个决定,因为Marcus是家里唯一一个大学毕业生,家人对他寄予厚望。他和家人经过一番激烈商议,甚至约法三章,才得以踏入行销业!

“我自小父母双亡,由姑姑抚养长大。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哥哥和姐姐很疼爱我,供我出国读书。当姐姐知道我竟然要去做销售员,非常反对!在他们的印象里,这并不是大学生的工作。”

他耐心跟姐姐解释市场的经济情况,并且请求姐姐,“给我两年时间,如果做不好,收入不高,我就回银行做朝九晚五的工作。“这是他的缓兵之计,实际上他已经打定主意,这是当时唯一选择,必须勇敢闯下去,没有回头路!

幸而,外型亲切诚恳,谈吐流利的他,虽然做着不喜欢的销售工作,却能够说服客户买单,做出不俗的业绩,平均月入5千令吉,在当时来说,是属于高收入一族。

过了两年,他的保险业务遇到了瓶颈,“人脉网络扩展不到,收入也就卡着。刚好,一位任职房地产经纪的好朋友叫我加入他的组织,一起打拼。““其实当时房地产买卖不大活跃,因为利息高。不过我想,或者可以同时做保险和房地产销售,藉此推高收入。“

设定目标 业绩一往直前

2000年,Marcus正式加入房地产团队,从普通的代理做起。在毫无认识的领域里,他必须由零做起。

做事一向有规划的他,先设定一年的收入目标,然后细分每个月的业绩目标。例如,一间屋子平均售价是250千令吉,佣金是2%,每个月成功售出一间,就有5千令吉收入。

他说,房地产是永远存在的领域,市场不好的时候,要求脱售的屋主较多,经济好的时候,买家较多。因此,无论什么时候,都需要房地产经纪担任买家和卖家的桥梁,为双方协议出满意的价格。

“经纪的工作就是要致力去为两方达成共识。也许我有很强烈的意念要把房子成交,不轻易放弃协商,尽量让双方达成交易,所以通常都可以达到。“

明确的目标,清晰的方向,让他在房地产行销的起步很顺利。“我每年调整和设定的收入目标都达到了!“他总结这些年的行销经历,“房地产工作其实从来都不容易,但是,只要肯做,是能办到的。这行没有失败者,如果失败,是因为放弃了。“

立业成家 10年再冲高峰

那几年,Marcus结婚成家,完成人生大事。有了孩子后,他对事业方向有了新的感想。一天,他抱着女儿时想到,“如果以后孩子问,‘爸爸你是做什么的?我该说什么职业?或者,我应该更上一层楼,成为孩子骄傲的榜样。“

这个转念,令他着手建立自己的组织,“经纪是自雇人士,一个人的规模有限,收入再高也会有瓶颈。如果要再创新高度,则要应用‘乘法力量’,成立组织,和旗下人员一起带动整体营收。”

于是他成为了公司伙伴,开始接触到管理和带人等企管技术。可是过了几年,由于和伙伴意见分歧,他选择了离开,自立门户成为全新的房地产公司老板。“我34岁成立自己的公司,从十几名员工,慢慢成长至200人左右。10年的发展可说是很平顺。然而,房地产经纪流动率高,我面对留不住人才、规模无法扩大的窘境。“

另一方面他觉得,公司只不过是本地数百家房地产公司其中一家,没什么特色,“公司不大不小,不过不失,招聘人才也比较不易。通常人们都向往去大公司,有品牌,活动蓬勃,能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。”

平台稳健 推动团队冲劲

就在思考公司前景时,Marcus在机缘巧合下认识了新加坡PropNex房地产公司的负责人,促成了双方的合作,找到全新的局面。PropNex同样是2000年开业,但是在2018年,PropNex已经是拥有6600人的销售团队,并且成功上市。而我们却依然是200人的小企业,不是不感慨的。“

PropNex拥有的资源、技术和软件,都是Marcus Teng原有的公司所缺乏的。“PropNex很有诚意地将马来西亚的经营权交托给我。这无疑是打开机会大门给我,我‘受宠若惊’地接受了这项挑战。”

Marcus Teng不负新加坡PropNex总公司的期望,2018年,第一家分行开在吉隆坡市中心,接着在沙巴和柔佛开设据点,60%业务在次房屋销售,其余的是新房产销售。最初的马来西亚PropNex只有60多名经纪团队,凭着公司的优质品牌、价值文化、基础与资源,Marcus 和伙伴积极扩展团队,到了2020年初,已经有500名正式的经纪!

缘牵 PropNex 三角结构强化营运

Marcus Teng说,PropNex的“三角形结构”是其主要优势。

“第一个结构是文化:分享(Sharing)、学习(Learning)和贡献(Contribution),使公司销售团队思维坚定,不轻易放弃。我们强调贡献,透过舍,才会得到更多。公司有文化价值观很重要,且必须经过时间经营和证实,才能展现出一家企业的独有文化。”

“第二个结构是培训。除了行销技巧,公司也着重人文发展,强调思维和心灵提升,帮助大家克缘牵 PropNex 三角结构强化营运服内心的恐惧和缺乏安全感,提高销售人员的素质,把视野放得更远。有坚定目标,心理会更安定,做得长久。”

第三个结构是双职能路线(Dual Career Path),让带领与培育组织的人,有付出的力量,得到相对的收获。这是旨在建立互助的习惯,帮助别人达到销售,自己也得到更多。

他说,“促成收入的因素,很大程度靠的是团队和企业的诚信、价值和文化。企业拥有扎实的文化和价值,让旗下销售人员带着其理念去行销,则不会偏离和脱序。”

“一家大企业内部的核心价值,必须深入其中才能学习和融入,偷学是学不到的。加入PropNex,等于拥有一个全面且正面的大平台,让他们在没有后顾之忧下往前冲和不断扩大。”

积极培训 拉拔团员成长

在PropNex的良好结构里,公司有效管理旗下的经纪团队,有组织地培训和教育他们,着重于“培育“人才,打造的不只是房地产代理,而是能长远在这个行业发展的企业人士。

“公司有各个方面的资深人才,不管是销售厂房、公寓、商业物业,都有师资可以培训大家。我们要求新人必须对工作有热忱,这是帮助你把价值燃烧起来的因素,才能在这行业打拼下去。”

此外,他也要求旗下人员要有上进心,持续学习求进步。“身为首席执行员,我也不断在学习。只要还有一点上进心的人,并且手上有一点广告资金,我们可以带他入行,提供必须的资源。”

他说,公司定时给予培训,关于品牌、企业发展、招聘和每月会议等,提供不断创造价值的学习机会,让经纪们充实和进步。“公司尽量提供良好的环境,例如每星期有会计出纳,让经纪们及时得到佣金。我们也致力建立和平的氛围,禁止挖角等政治手段。”

“所以,跟着公司的培训计划走,并且付诸行动去做,我看不到有什么理由会做不出成绩。”此外,PropNex不仅带领旗下经纪闯事业,也为他们的亲属提供“配偶保障计划”,以防一旦不幸死亡或终身残废,亲属的生活依旧获得保障。领袖级别的经纪依条件可获取不同配额的MOR fees earned,配偶或受益人可取得另外更多的保障。

利益为先 企业路不长远

对于这个行业,以及本地房地产,他是看好的,“马来西亚人口年轻化,平均年龄28岁,人口才3千万,未来还有很大的房地产需求空间。” 然而,在同一个行业发展超过20年确实不易,Marcus Teng说,如果要在一个行业长远做下去,就不能只看眼前利益。

他认为,从自雇人士到成为组织领袖和企业老板,不只是身份上的转变,思维上更要有大格局,才能应对一路以来的挑战,面对外界和内部的更动。“经营公司是秉持着‘做企业’的理念去进行,而不是单单‘做生意’”。他说,“虽然都是为了获得利润,但企业不会只是为了利益而行事,经营企业要有全面的结构和系统,完整的价值和使命。透过使命,让公司成长,得到利润,并且有序地传承下去。”

“所以,做企业开始时也许会辛苦。但是,只要突破了关卡,找到价值,坚持理念,到最后必定会越做越好。那些只为了赚快钱而行事的公司,通常都不能享有企业化的长远优势。”

他总结,把“舍”的精神贯穿在经营企业里,是很重要的。“有舍才有得。现在的付出,是为了未来有更好的生活。对企业和团队无私付出,是为了帮助大家找到前途。团队素质不断提升,齐心一致,企业才会越来越强大。”